北極航道或成未來“黃金航道”
2014-02-19 08:17:02 來源:半月談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不確定因素仍待觀察
2013年8月,中國的“永盛輪”商船經由北極航道駛往歐洲,比傳統的蘇伊士運河航線減少了9天航程,大幅降低了低迷的航運企業運營成本,避免傳統航路上的海盜風險。即便如此,北極航道仍存在水域歸屬、航道安全、基礎設施和補給能力缺乏等不確定因素。
美國和東北亞地區的學者表示,高效利用北極航道需要先解決三方面問題。美國東西方中心主席查爾斯•莫里森說,開發這一航道不能不考慮北極管轄權問題,航道會穿越俄羅斯境內的水域,所以俄方會考慮采取環境保護措施,可能還會收取一些費用。
第二,航道安全和穩定性問題也需要加以考量。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劉爽認為,這條航道畢竟是一條新開辟的航道,極地地區氣候惡劣,在北冰洋航行的安全問題是影響航道開發的重要掣肘。“不僅如此,氣候變化的不確定性也導致航道通航時間無法確定。”
第三,沿途基礎設施和補給能力也存在不小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際研究學部主任張蘊嶺表示,北極航道周邊城市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十分落后,補給提供能力也非常有限。“物流不單純是距離縮短的問題,也有物流網絡建設的問題。”
不僅如此,目前在北冰洋航行必須有破冰船領航,而東北亞地區除俄羅斯以外的國家,破冰船數量很少,且多用于科研目的。同時,取道北極需使用能夠抵抗浮冰撞擊的貨船,對于日本、韓國乃至我國來說,此類貨船也不多見。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富景筠認為,北極圈開發對于未來地緣政治影響深遠,我國應加強關注,在戰略層面進行深入研究。“目前我國還沒有專門的研究機構對北極航道以及北極資源開發等議題進行研究。”
專家認為,目前對北極航道開發還不能盲目樂觀。張蘊嶺建議我國政府和相關企業加強對北極航道實用性和安全性的調研。
其次,可與日本、韓國合力介入北極航道開發。浦田秀次郎認為,短時間內航道能否投入使用尚不確定,建議進行國際合作。
另外,可與俄羅斯加強交流,積極進行試航。例如派出專門人員前往俄羅斯學習相關航海技術,為今后的北冰洋航運培養積蓄人才;積極聯絡俄羅斯相關部門進行試航,并安排海運專家和極地專家與貨輪同行,研究極地航行問題,總結和積累經驗。
- 0
- 0
- 0
- 0
- 0
- 0
- 0
- 0